首頁>>全國愛眼日·科普知識丨眼睛一張照 慢病早知道
全國愛眼日·科普知識丨眼睛一張照 慢病早知道
2022年6月6日是第27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參考宣傳口號有5個,分別是“有遠見,不近視”、“關注白內障,重現新‘視’界”、“眼睛一張照,慢病早知道;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注眼健康,生活更精彩”、“守護‘睛’彩視界,點亮‘光’明未來”。
本期話題
1.什么是眼底病?
2.什么原因導致眼底病變?
3.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4.什么是老年黃斑變性?
5.什么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6.眼底病的治療方法?
什么是眼底病?
眼底由視網膜、眼底血管、視神經乳頭、視神經纖維、視網膜上的黃斑部,以及視網膜后的脈絡膜等構成,這些部位的病變統(tǒng)稱為眼底病。眼球是一個球形的物體。眼白眼黑,一目了然,但后面的一部分我們看不見,那里就是眼底。眼底是唯一能用肉眼直接觀察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部位,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體全身血液循環(huán)的狀態(tài)以及健康狀況。所以眼底照相不僅是檢查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和視神經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許多全身性疾病監(jiān)測的“窗口”。眼底照相是使用先進的眼底照相機進行照相,對于疾病的觀察、記錄、隨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同于醫(yī)生的主觀描述,眼底照相具有客觀性。很多眼底疾病具有變化性,因此,在發(fā)病不同時期接受眼底照相很有必要性。
導致眼底病變的原因:
高血壓、高血脂、腎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均會發(fā)生眼底病變。眼科醫(yī)生會從眼底圖片的細微變化中發(fā)現許多問題,從而為全身疾病提供診斷和治療的重要資料。
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
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也是以全身疾病為主,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病、白血病等,還有煙酒過度,濫用抗凝劑、溶栓劑等藥物,過度的情緒緊張或激動都可引起誘發(fā)眼底出血。
什么是老年黃斑變性?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不是所有視力異常都是老花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又稱為老年黃斑變性。與年齡相關,是一種慢性進展性視力損害性疾病。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生活中,應當注意老年人是否有視物變形、視野中有暗點或視力下降等情況。一旦發(fā)現上述癥狀,一定要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檢查,明確診斷。濕性AMD病情進展迅速,視力將在2年內逐步下降,降至法定盲的比例高達85.1%,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該病能取得良好療效的時機并不是很長,任何治療的延誤都意味著治療效果的不理想,因此癥狀初發(fā)或初診發(fā)現眼底照相的圖片上黃斑區(qū)有出血或水腫等可治療的病灶后,就要開始治療。
什么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高血糖狀態(tài)會導致視網膜微血管損傷,造成血管管壁受損并滲出液體,當滲出的液體積聚在黃斑區(qū)域時,會導致黃斑區(qū)增厚,腫脹發(fā)生黃斑水腫。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眼底的好處是能夠及時發(fā)現眼底病變,了解微血管并發(fā)癥的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視網膜靜脈阻塞,一般患者常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視網膜靜脈因受壓迫、栓子栓塞或血管自身病變,造成視網膜毛細血管壓力升高、循環(huán)不良,導致局部視網膜出血及水腫,表現為突然的視力下降或視物模糊,眼底常表現為視網膜出血、黃斑水腫和視網膜新生血管等,嚴重者可致盲,需要及時治療。
眼底病的治療方法?
眼底病臨床常用治療方式,包括玻璃體腔內注射抗VEGF藥物、激光、玻璃體切除手術。同時治療全身基礎疾病,降壓降糖降脂是延緩眼底疾病進展的重要一環(huán)。
眼底疾病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屬于慢性病,容易復發(fā),在治療時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長期堅持治療及隨訪。
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好“三高” 的基礎,清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有利于控制“三高”,同時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藥。積極治療眼底,控制基礎疾病,守護光明未來。
供稿:玻璃體視網膜病科(三科)
照片新聞
更多>>視頻新聞
更多>>-
- 視光中心
- 2017-08-09 10:21:42
-
- 醫(yī)學驗光,科學配鏡—天津眼...
- 2015-10-23 16:07:13
-
- 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
- 2015-07-24 15: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