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研動態(tài)
2022年度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開放基金申請指南
為推動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提升、培育研究團隊依據《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開放課題管理辦法》擬定2022年度開放課題申報指南。
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開放基金(下稱開放基金)遵循“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方針,圍繞眼科學研究院科研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向,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南開大學所屬院系設立,重點支持眼科學及眼科學交叉學科相關領域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總體目標:加強對眼科及視覺科學疾病的科學研究與科技創(chuàng)新,全面提高眼科常見多發(fā)疾病的診治水平,包括常見多發(fā)疾病的前沿基礎性研究,常見多發(fā)病早期篩查、干預技術及策略研究,常見多發(fā)疾病臨床診療關鍵技術及策略研究等。特別是在視覺科學與光學研究、人工智能與精準醫(yī)療研究、眼科組織工程與生物材料研究、眼科遺傳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等方向上尋求突破。
一、申報項目設置:
開放基金分公開征集課題及定向支持課題兩類,
(一)公開征集課題,資助強度為10萬,研究周期為2年,本年度擬資助15項;
主要研究方向限定為:
1.常見眼科疾病的發(fā)病機理以及診療方法的相關研究,如青光眼、眼底病、白內障、病理性近視、斜弱視、視神經病變等疾病的發(fā)病機理,探索疾病的干預新靶點,建立個性化精準診療方案。
2.聚焦“眼健康”國家戰(zhàn)略引領的青少年近視發(fā)生發(fā)展因素及干預策略研究,通過對青少年眼部結構參數、視功能等參數篩查,制定針對性干預策略。
3.致盲性眼病的發(fā)病機制研究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病機制及新型藥物篩選等。
4.針對常見眼底致盲性眼病的分子生物學水平的致病機理研究,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的代謝組學研究,為相關致盲性眼病的預防、早期干預和治療提供新思路。
5.各類角膜炎癥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研究,如細胞凋亡、細胞焦亡等在角膜炎中的作用及其內在分子作用機制等。
6.常見眼科疾病的代謝特征分析及新型藥物篩選與開發(fā)的基礎應用研究,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代謝模式改變特征分析及其分子調控機制等。
7.以常見的眼科臨床問題為導向,進行物理光學和人眼視覺理論交叉學科研究,通過構建個性化光學人眼模型,實現模擬解決臨床光學問題的新突破。
8.依托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領域技術的重大發(fā)展,將人工智能應用于眼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臨床診斷、治療,為實現眼科臨床問題精準診療提供新思路。
9.新型眼科生物材料的相關基礎應用研究,通過提升角膜接觸鏡、人工角膜、人工晶狀體、眼用藥物遞送材料、人工眶骨、人工淚管等材料的表面性能及生物組織相容性,為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病、眼眶病、眼底病等眼科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技術手段。
10.針對近視發(fā)生發(fā)展機制,開展遺傳學與細胞生物學相關研究,為解析近視發(fā)病機制提供新維度,為實現藥物干預近視進展提供新靶點。
(二)定向支持課題,資助強度為20-40萬元,研究周期為3-5年,本年度擬資助5項
主要研究方向限定為:
1.人工智能技術在眼科疾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研究,如圓錐角膜等致盲性眼病的早期篩查、早期診斷及分類分級等。
2.針對角膜盲等致盲性眼病治療中非生物類材料術后相關并發(fā)癥進行的仿生材料改進的應用基礎研究,在增加非生物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實現突破。
3.圍繞視覺光學領域關鍵問題,如視光學中的光學理論問題、眼科臨床中的視光學問題,開展光學和臨床相結合的交叉學科聯合研究,如人眼光學像差、光學設計、人眼模型構建、光學與角膜屈光手術、光學與近視防控等光學與臨床相結合的應用基礎研究,在重點問題上實現突破。
4.圍繞生物力學與力生物學在眼科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作用機制的探討,探索力學刺激對角膜組織及細胞產生的生物學影響,開展在角膜及相關組織的生理、病理過程以及疾病診治中的研究。
二、申報人條件:
1.開放基金公開征集課題的申請人,應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或已獲得博士學位,能獨立承擔研究任務,研究方向符合當年發(fā)布的開放基金申請指南。每位申請人同年可申請開放基金課題總數為1項,課題存續(xù)期內,不可再次申請。
2.開放基金定向支持課題的申請人,應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或已獲得博士學位,申報前與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已達成合作,圍繞定向支持課題指南方向具備一定工作基礎或已開展預實驗。
三、基金項目管理流程:
1.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下稱研究院)每年組織一次開放基金申報評審,申請人需根據研究院本年度發(fā)布的開放基金申請指南,于征集截止日期前撰寫《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開放基金申請書》(附件1)并報送研究院基金管理部門,2022年12月2日18:00前請發(fā)送至兩位聯系人的郵箱。征集截止日后的30日內,研究院將組織相關學科專家進行評審,擇優(yōu)錄取并公布評審結果;批準立項的課題從當年評審結果公布日起開始執(zhí)行。
2.獲得資助的申請人與研究院簽署《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開放基金任務合同書》,明確課題研究內容、預期成果指標、著作權歸屬及資助金額。
四、基金項目負責人權利及義務:
1.課題負責人或課題骨干應嚴格遵守科研誠信相關準則,圍繞任務合同書約定的研究內容開展研究工作,發(fā)現任何學術不端行為,將中止資助,追回項目資金,由課題負責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2.課題負責人需按《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開放基金任務合同書》要求按期完成研究內容和成果指標。
3.課題負責人每年度應按照課題計劃提交《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開放基金年度進展報告》,研究院將組織專家對年度進展報告進行審查,對課題經費使用不合理或者未能按進度完成研究計劃的課題,將終止資助。
4.在課題實施過程中,課題負責人在課題執(zhí)行期內不得擅自變更研究內容,如遇特殊情況,須報研究院批準后方可變更。課題負責人因不可抗力原因,無法繼續(xù)開展研究工作的,將終止資助。
5.課題負責人應在課題執(zhí)行期限結束后的30個工作日內提交《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開放基金結項報告書》并附相關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論文、專著、專利、軟件著作權、行業(yè)標準)和經費使用決算等相關材料;研究院將組織有關專家對課題進行驗收。
6.研究周期為2年的公開征集課題結題,應以“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或天津市眼科醫(yī)院”為第一完成單位在SCI收錄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1-2篇(中科院或JCR分區(qū)Q1、Q2)。
7.定向支持課題依照任務合同書約定的成果類型及數量進行驗收考核。
8. 對完成情況優(yōu)秀的課題,將進行滾動資助。
五、課題及經費管理
1.研究院每年根據眼科學及相關學科發(fā)展趨勢,在南開大學網站公布開放基金申請指南,并根據本年度經費預算、開放基金申請數量及水平調整資助數量。
2.課題經費使用參照南開大學相關制度規(guī)定進行管理。
3.課題經費按年度撥付課題組,首次撥付時間為基金項目批準后的30個工作日內,撥付金額為課題總經費的80%,課題通過年度考核后,所余20%經費將在30個工作日內撥付。
六、管理部門聯系方式:
南開大學醫(yī)學院
田報春
電話:022-2349403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
趙政
電話:022-27313336-7539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南開大學眼科學研究院
2022年11月2日
http://oio.cn/shenqingshu.doc